近段时间以来,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。为什么“阳”过以后还会再“阳”?感染后会留下后遗症吗?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。
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年轻人居多 症状较轻
观察我们周围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况,大家发现,似乎年轻人居多,是不是这样呢?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童朝晖:这一次我们调查来看,“二阳”相反的年轻人会多一些,而且症状也比较轻,主要在上呼吸道。有以前没阳过的这一次阳了,他的症状有点类似像去年冬天,就说症状相对重一点,比如体温他可能会在38℃、38.5℃以上。而“二阳”的人会是低烧,你体内可能有一定的抗体,而且你还有细胞免疫的记忆存在,对人体的保护作用还是有的。总体应该说大家也不用担心。
如果出现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,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自行观察和服药?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?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童朝晖:比方说就有一些咳嗽、嗓子疼都可以忍受,不发烧这种可以对症处理一下。如果说有发热,特别是体温在38℃以上,我建议还是到医院去看一看。因为发热的原因很多,除了像目前有新冠之外,还会有其他的上呼吸道疾病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:我们还是强调对重症的高风险人群,老年人、高龄老人没有打疫苗的,有基础病的,这样人群要特别关注。一旦出现感染以后,要及时到医院或者是在家里做抗原检测或者核酸检测,明确诊断以后早期干预。一个就是抗病毒,因为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风险,同时也能缩短病程,减轻症状。再一点就是对这些重症的高风险人群,我们还是强调感染以后早期氧疗,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。再一个层面,我们想对重症的高风险人群还要强调疫苗接种。
感染新冠病毒后会留下后遗症吗?
一些人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,可能会在短期内存在乏力、心跳加速、肺功能下降等症状,有人因此担心,感染新冠病毒后会留下后遗症。对此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。
专家认为,后遗症通常指的是疾病造成的终身存在的损害,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通常会逐渐消失,所以不将其称为后遗症。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童朝晖:得新冠以后三个月以上还有症状,所以叫新冠后症状,有的乏力、失眠,甚至说心跳快、焦虑等等,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时间比较长,所以从英文字面上实际上就是新冠后症状,那么它不叫后遗症。那么后遗症大家可能知道,从字面上理解,它不仅英文单词不是一回事,而且大家知道脑血管病,比如脑出血、脑梗、偏瘫卧床,而且并发症是不能恢复的。比方说小儿麻痹得了以后,有这种不能恢复的症状表现,所以说后遗症指的是你得了某一种疾病以后,出现了一些躯体和机体的障碍而不能恢复,叫后遗症。而新冠后症状它是在一段时间内会表现这样那样的症状,但是它还是可以恢复的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:就是说新冠在急性期好了,然后长期存留一些症状,比如说疲乏或者是睡眠不好,所谓“脑雾”等等这些,但是目前来看这些表现在一般人群都不是大问题,基本在一年之内恢复了。但是我们仍然还是强调对重症高风险人群要特别关注,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包括糖尿病加重的风险。
-
点赞
(55) -
喜欢
(113) -
玫瑰
(36) -
笑脸
(72)
-
产品不错
(8) -
款式新颖
(8) -
价格合理
(8) -
交货及时
(7) -
讲究信用
(6) -
服务周到
(7) -
待人和气
(8) -
交通方便
(7)
1、本网展示的内容见“信息来源”,其真实性请网友自主核实,对不正常要求预付定金、中介费或其他费用等的,都可能是欺诈信息,请务必谨慎,以防上当受骗!
2、以上展示的信息由网友发布提供,如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存在问题,或者有冒犯肖像及不良信息的请立即致电客服删除!客服电话:0575-85672028,手机/微信:15313206870,并立即发邮件至523138820@qq.com、301053658@qq.com。
相关资讯
- 早上起床后,宁愿饿肚子,尽量少吃这6类早餐,医生:建议早了解播报文章
- 真实的列宁形象并非总是银幕上革命化的形象,而是像这张家庭小照一样,展现出幸福而安详的一面。
- 年纪轻轻得胃癌,警惕这些不良生活习惯
- 福建省教育厅公布首批落实“双减”工作典型案例
- “胆固醇大户”被揪出!它是肥肉的25倍,提醒:一定要管住嘴
- 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之爱女宗馥莉与港商巨头霍启山,有希望能成为情侣吗?
- 大冷天,这6种鱼看到别手软,鲜嫩无比营养高,健脑益智记忆好
- 2012年,毛新宇在政协会议上说:“我爷爷毛主席,临终前只留下不到500元的现金,没有一分钱存款,也没有上亿元的稿费。”这
- “一级致癌物”公布,世卫组织建议停止食用,看完务必转告父母
- 吃方便面,到底好不好呢?不要再相信“谣言”,医生告诉你实情
-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满足城市骑行了?
- 日本人不爱运动,为何却能健康长寿?5个“秘诀”,值得学习